比起警總 政治犯到綠島「像天堂」

     一九五○年代第一批政治犯登上綠島時,

牙周病治療

,面對的其實並非七○年代以後,

上班族英文

,暗無天日的監禁生活,

屏東清潔

,反而是類似共產黨勞改的「淨化工程」。受刑人除了需從事農作、建築等勞動工作自力更生,

口譯 價格

,每天還得分班討論「如何發揚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革命精神」、閱讀「革命偉人事蹟」、「國父遺教」等教材,

台中房屋買賣

,以矯正思想。
     當年管理政治犯的單位稱作「新生訓導處」,

雷射打標印字機

,儘管實際上還是囚禁,

噴印噴字代工

,但對許多在警總受盡疲勞訊問、灌水、甚至拔指甲等刑求,天天活在死亡恐懼中的政治犯而言,能分發到綠島,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受難者蔡焜霖甚至形容,「從青島東路三號的軍法處來到綠島,就像是到了天堂。」
     儘管表面上矯正對象是意圖顛覆政府的異議人士,或是思想左傾的「匪諜」,但絕大多數受刑人遭囚的理由都相當牽強。例如昨天與李登輝一同參觀人權園區的張常美,一九五○年被捕時年僅十八歲,獲罪理由是她在初中一年級時因擔任班長,加入了學校的「自治會」,四年後因當年其中一位幹部思想不純正,她就因「明知匪諜卻未舉報」,遭判刑十年。
     蔡焜霖則只是因為就讀台中一中時,被數學老師引進讀書會,閱讀魯迅、巴金等人作品,多年後就因「參與叛亂組織、曾為叛徒散發傳單」入獄,一關就是十二年。
     當年政治犯的生活大概是半天勞動、半天學習。學習內容就是由軍方講授「蔣公對軍民訓詞」、「國父遺教」等教材,每三個月定期考試,若成績不理想,服刑期滿也無法獲釋。
     「苦其筋骨」的勞役活動,相形之下反而較受歡迎,除了自己搭簡單的木屋居住、種菜與當地居民交易之外,還有知識水準較高的受刑人,會利用勞動時間義務指導綠島學生課業。
     多年後重返當年被戲稱為「鬼門關」的綠島監獄舊址,受難者的心情卻大不相同,張常美不滿政府至今仍刻意淡化白色恐怖時代的政治迫害,希望國人能認清歷史;年近九旬的郭振純則說,「我的心情不像你們想的悲傷,當年政府一直想逼死我們,我卻熬過來了,今天我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走回這裡。」,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