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專家朱燕華:棉籽油可食用

     研究食用油脂專家朱燕華今天表示,

台中行銷達人

,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

北部系統櫥櫃

,沒有棉酚問題,

台中寬頻網路

,她認為大統油是標示不實的道德行為問題。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產品製程研發中心主任、資深研究員朱燕華也是國內油脂研究專家,

東森商城代管

,今天到衛生福利部記者會說明棉籽油及棉酚在製程中是否殘留等相關問題。
     本身也是食用油消費者的朱燕華說,

嘉義美丙證照班

,大統油品引爆的事件,

led照明

,是「個人道德行為」及「製程技術」。
     朱燕華指出,

守護天使

,台灣製油技術有30年,大型製油廠的製程技術沒有問題,棉籽油本身就是可以食用,若是使用工業用油,如銅油,還有中國大陸的地溝油,則不能食用。
     朱燕華說,棉籽油在國外是常用的,只是國內比較少聽到,事實上,因為棉籽油脂肪酸的特色,國外多用在休閒食品的油炸,如洋芋片、玉米片或在人造奶油、烤酥油上用很多。
     她說,棉籽油是可食用原料,依目前國際上各國的游離棉籽酚含量標準,中國大陸是200ppm以下,美國是450ppm以下。
     朱燕華說,精製油加工程序是原料前處理、溶劑萃油、脫溶劑,接下來就是原油脫膠/脫酸/水洗,接著是脫色、脫臭成為成品油。
     她解釋,「在萃取時,正己烷萃取及脫溶劑後獲得原油,再將原油脫酸、脫色及脫臭。脫酸是加入鹼液,棉籽油原油經脫酸加入鹼液後,棉酚就已經去除了,大概沒有,而原油都已經沒有,那麼在接下來的製程也就不會有,而且棉酚也不會突然在製程中跑出來」。
     她說,脫色所需溫度是攝氏110-115度、20分鐘、真空脫色,接下來是最重要的脫臭,需要攝氏230度、高真空情況、需要30分鐘到1小時,而在這個過程中,揮發性物質都會消失。
     朱燕華表示,製油不需要特別高超的技術,但是所有的食用原油都要經過精煉,精煉過則顏色會變淡、無味,而且沒有棉酚,在原油中已經無棉酚的話,那製程絕對不會突然有,民眾不用恐慌。1021024
    ,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