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文專欄-新共和百歲生輝

歷史悠久的一流刊物網路時代使報紙、書籍和雜誌大受打擊,

中藥 研發

,許多城市淪為「無報之都」,

台北臨時週轉

,甚至連一家書店也沒有。不少雜誌停刊,

獨立筒床墊

,《紐約》雜誌從周刊變成雙周刊,

徵信社價格

,《新共和》周刊亦改成1年出20期。《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早已停刊,

乾癬

,改成介紹最好的大學、醫院的刊物;《新聞周刊》停刊後又復刊,

Online Casino Malaysia Free Credit

,改成月刊。不久前,

Sport ToTo Keputusan

,《時代》周刊內部甚至討論停出紙本、只出電子版的可能性,幸好現任總編輯南西‧吉布斯(《時代》第一個女總編輯)堅決反對,周刊才得救。《新共和》在90年代每期可賣到12萬本,但在3、4年前已跌至每期僅售4萬本左右,賠累不堪。當年在哈佛和馬克‧札克柏格一起發明「臉書」的克立斯‧休斯,6、7年前退出「臉書」時,分到6億美元,無所事事,跑去幫歐巴馬助選。大選結束後,他想買自由派的《紐約書評》雜誌,但這份銷路10幾萬份的上乘刊物近幾年都賺錢,老闆不想賣。休斯就在2年前買下《新共和》,強化陣容,把已離職的總編輯法蘭克林‧佛爾找回來,他想把《新共和》辦成像《紐約書評》(左翼)和《經濟學人》(右翼)的綜合體。今年30歲的休斯是同性戀,他和男友結婚度蜜月時,兩個人比賽看《戰爭與和平》,休斯看電子書,先讀完。休斯最近從「雅虎」挖了一個高幹到《新共和》開發電子版,他說雜誌一定要走向數位時代。《新共和》百年歷史,就像美國史和世界史一樣波濤迭起,有個總編輯麥克‧史卻特,1948年做到1956年,竟然是蘇聯特務。90年代有個年輕作家,產量大,又能寫,名叫史蒂芬‧葛拉斯,後來被逮到他所有的報導全是杜撰虛構的,害《新共和》名譽掃地。葛拉斯日後跑到加州讀法學院,也通過律師考試,但加州律師協會拒絕給他執照。剛出版的《新共和》百年特刊(厚達140頁)中,登了一篇他的訪問稿,似頗有悔意,但不知是真是假。擁有知識群眾與好書一個有文化、有水準、有知識的社會,一定要有好的報紙、雜誌、書籍和喜歡閱讀的群眾。紐約皇后區有60幾個公共圖書館,借書量最多的是一群白髮蒼蒼的老先生和老太太。他們常一大早就去排隊借書,當館員告訴他們想借的新書還沒到時,就會發老脾氣!美國社會有太多弊病,槍多、罪犯多,幸好有許多愛讀書、愛討論的知識群眾和源源不絕的好書。柯林頓那天晚上在《新共和》百歲生日上強調,美國在未來100年更需要《新共和》,而《新共和》的使命是要鼓吹包容性、創新、保持理想,千萬不要被偏見牽著鼻子走。,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