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嚴懲汙染 讓不肖廠商痛到不敢

     如果你杯子的水突然變紅,

牛樟芝膠囊

,你會不會喝下去,

椰子水品牌

,還是告訴自己,

高雄新舊屋清潔

,沒有很紅,

台中裝潢清潔

,對人體無害,

桃園清潔

,先喝再說?
     新北市樹林區排水溝近來遭民眾檢舉,

團體服

,受染整廠排汙而變「紅海」,事後環保局的回覆卻是檢驗合乎規定,「有顏色的水不代表有問題」,接著拿出法規依據,必須達到紅墨水的色度550度才有裁罰。
     原來,我們對於汙染的定義,已不能用常理思考,也不能用五官判斷,而是種環保專業,量化到一定程度才能開罰,這令人不禁思考,我們的環保法令到底是為廠商量身訂作,還是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
     政府在利益團體的強勢引導下,舉著經濟發展的大旗,只要對廠商不利的環保規章,全都被扣上「反商」帽子,我們的環保法規逐漸失守。
     如今,成本成為廠商最大的掩護藉口,汙染環境成為理所當然,過去政府喊出的「綠能產業」,就在政府漠視態度下,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
     以丹麥等北歐國家為例,水電費用高居不下、低階廠商紛紛外移,留下來的產業,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創造出傲視全球的綠能產業,舉凡太陽能發電的效率、水循環再利用的機制等,不僅維繫國內所需,更成為外銷利器。
     如果凡事寄望中央政府,倒不如地方政府好好檢驗產業方向,揪出一些害群之馬,讓廠商痛到不敢違法,這才能讓民眾有感、才符合民眾期待。,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