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餐飲夢 傳統餐廳獲四星

    「菜真讚、菜一名、菜真好」,

綿羊秀

,這是老饕對台中市福宴餐廳經營者父子3人的暱稱;福宴獲評四星級,

廢塑膠

,父子聯手經營、胼手胝足,

廢塑膠貿易

,儘管景氣不好,

鼻子過敏檢測

,但他們要拚年輕人的餐飲夢。
     福宴餐廳去年底躋身飲食雜誌全台餐廳評鑑四星級;這家遠離鬧區、位於清水的台菜餐廳,

過敏原檢測

,主走婚宴、桌菜傳統路線,

律師諮詢免費

,獲得評鑑青睞,

台北癌症篩檢

,尤其難得。
     「菜真讚、菜一名、菜真好」是客人對父子3人名字諧音的暱稱,

二手中古機械

,稱讚父子註定要做料理的緣分;督軍的父親蔡巾壯是大廚出身,

廬山溫泉

,大兒子蔡育明掌廚房,次子蔡興浩擔任外場主任。
     蔡巾壯從事餐飲30多年,年輕時剛走進廚房就精心研究料理,開發菠菜、芋頭麵等起步,有子承接後,更企圖以創意及烹調轉型;不過,餐飲路不好走,蔡巾壯經常說,「父子一起研發新菜色10多年,要端上桌,至少還得花個10多天」。
     以福宴的創意招牌點心榴槤芋頭酥為例,「榴槤味道濃烈,還有人嫌臭,但與大甲芋頭的清香結合,吃起來竟是香的」,蔡巾壯談起台灣10多年前進口榴槤引發流行,他嘗試克服濃烈味道,費盡苦心,最後發現與大甲在地芋頭最「麻吉」,內外合體炸酥,濃淡相間的好口味,令人食指大動。
     原在貨櫃公司上班的蔡育明今年40歲,但早在24歲時就返家拿起鍋鏟跟父親學手藝,一學10幾年。他說,父親傳手藝,讓他少走了不少冤枉路,奠定料理基本功。
     「創新要自己鑽研」,蔡育明閒暇時就和父親討論菜色,世界各地飲食料理手法多樣,父子常去嚐鮮,從中消化成消費者喜愛的新口味,菜色推陳出新,讓餐廳在清水等海線地區打下口碑。
     除了鑽研廚藝,蔡育明也深知待客之道、人脈的重要,他近年逐漸走出廚房,積極投入社團,拓展人際關係,他說「要走出餐廳的新道路」。
     相較於哥哥先出社會再轉業,34歲的蔡興浩則是從小耳濡目染,一路選擇走餐飲的路。
     蔡興浩剛上國中不久,就在自家餐廳洗菜、備料,做不好,照樣被父親罵;儘管辛苦,他還是培養出興趣,高職就讀餐飲科,畢業後還特別到兩家大型飯店工作兩年多。
     「外場很辛苦,但我要學東西回家」,蔡興浩說,父親17歲就當廚工,一路做到大廚,路途更辛苦。他半工半讀念完弘光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不怕加班、不在意低薪,並接受完整的餐旅訓練,就是為了打基礎,好回自家餐廳負責外場及行銷管理。
     蔡興浩分析台中海線地區市場指出,傳統餐廳主重菜色,但他認為廚房、外場管理不容忽視,必須隨著時代潮流而調整,「餐飲業以人事、食材成本最高,透過企業化管理,可以更有效率」。
     面對經濟不景氣,福宴去年營業額減少近1成,但是獲利卻未減少,企業化管理顯然立了大功;蔡興浩逐步規劃多角化經營革新,希望讓地方餐飲夢走得更遠、更廣。
     為擴展婚宴業績增加營收,蔡興浩還規劃整合婚宴的婚禮顧問工作,包括樂團、婚宴布置等,提供精緻的婚宴服務。
     餐廳裡的產品不侷限在菜色,開發出的醬料、配料外賣,反映不錯,蔡興浩企圖打開消費新市場。
     蔡興浩也嗅到結合觀光帶動餐飲的商機,他與某大學著手規劃整合清水風土文化,福宴餐廳也結合在地的韭黃、芋頭、海鮮等食材,要積極發展海線特色餐飲。
     不少饕客循著餐飲評鑑慕名而來,地方人士也有人要洽談開分店;但蔡興浩說,父親初期曾開分店,因成效不好受挫,整合成目前占地1600坪、可容納180多桌的餐廳。他認為要先站穩腳步,才能再擴張。
     外人常稱讚蔡興浩年輕有為,但蔡興浩說「做得沒比父親好,不算成功」,延續父親的餐飲事業,是責任也是興趣,父親奠定的基礎是甜蜜的負擔。
     蔡興浩5年來每天工作11至16小時,因為他堅信「地方餐廳沒口碑無法支撐,必須堅持品質」。
     他也鼓勵年輕人,「不管做什麼,都要做好」、「不景氣的年代,腰要更彎得下去」、「凡事用心學習,都會有收穫」,對往後的人生與事業會有潛移默化的幫助。
     蔡巾壯對兩個兒子能夠繼承衣缽,甚至發揚光大,頗感欣慰。他說,以後要看年輕人了,餐飲二代在初嚐專業肯定後,將追尋更遠、更廣的餐飲夢想。1020211
    ,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