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有苦不說 易患憂鬱症

老年人是罹患憂鬱症高風險族群,

借錢

,子女應時時關心,

保濕美白

,若發現性格出現異常、應及早帶來就醫了解。(倪浩倫攝)

多一點關心問候,

美白保濕

,你可以不讓獨居長輩憂鬱!74歲的陳媽媽,

簡約風

,老伴過世後便一人獨居,

回頭車

,近來覺得全身不適、整天胡思亂想、什麼地方都不想去,

銀耳功效

,兒女更察覺到她性格大變,

抵押不動產

,經醫師了解評估後,確診為重度憂鬱症,透過藥物、以及輔導她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逐漸恢復以往的笑容.收治該病例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施佳佐表示,老人、獨居、身體失能、女性、生病等等,都是引發老年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她強調,隨著高齡化和少子化,老人和子女同住比例逐年下降,獨居老人普遍擔心發生意外時,無人可即時給予幫助,又不想住進安養院,很容易產生消極和絕望。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本世紀引起人們失能和早逝的第二名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國內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約12%,估計約至少33萬名老年人罹患憂鬱症,其中有11萬人為高度憂鬱;重度憂鬱症終生盛行率方面,國內每5名女性長者、便有1人一生當中會得到重度憂鬱症,男性則是10位中有1位。施佳佐說,老年人是自殺的高危險群,而老年憂鬱症和自殺的關係亦相當密切,旁人或是自己可從以下9項症狀觀察,符合5項且持續超過2周,便有極大可能是憂鬱症:情緒低落、對任何事都缺乏興趣、睡眠品質差、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自殺的意念、注意力難以集中。無論是看失智或是看憂鬱症,部分國人常排斥對看精神科,其中以老人更甚,反而傾向尋求身體疾病方面的醫療協助。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說,為了病患好,醫師常常會配合病患家屬演出,常常看見病人進來前,家屬便先偷偷遞紙條進來,詳細說明長輩的症狀,以及是用什麼理由、如健康檢查,把病患帶來,醫生會配合演出,接著再給予診治和建議。施佳佐說,家屬也可事先和病患信任的家醫科、內外科醫師溝通,透過他們建議轉診,長輩較容易買單。她指出,醫師會評估患者狀況,決定是否需要用藥,但心理的治療是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的,除了時常打電話問候關心,也可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多參與社區活動,可因此結交新朋友、增加與人的接觸並恢復自我肯定,「心理治療可以協助抗憂鬱藥物達到更佳和更好的改善,同時預防憂鬱症的復發。」★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中時即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