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2月25日消息,
,中國國務院對展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進行審核,
,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漢、廣州、成都、蘇州、威海和哈爾濱新區、江北新區、兩江新區、貴安新區、西鹹新區等省市(區域)進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試點期為2年,
,自中國國務院核准之日起算。(工商即時),
,,
,
今天進入Google首頁的人,
,會看到首面圖象一張熟悉的臉孔,
,了解Google首頁操作模式的人就知道今天應該是這位名人特殊的日子,
,沒錯,
,今天是影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1929-1993)的85歲冥誕。以下我們來談談這位一代傳奇女星一生中,
,不為人知的15個秘密:
1.渴望父愛
赫本從6歲起父親就離開她,
,她渴望父愛,
,但也認為男人都會離去。代父職的母親採用嚴厲的教育,
,這讓赫本成為有點自卑,又非常自律的小孩。
2.會跳芭蕾
12歲開始學舞,但因為她的身高,被告知是無法變成首席舞者。但是,學舞也對她的生涯帶來不少影響,曾有助她被發掘,許多電影如《雙姝怨》、《甜姐兒》中都曾見她的舞藝。
3.情路坎坷
第一次婚姻維持13年,育有一子,第二任老公小她九歲,結婚、離婚過程都很草率,到了1980年的半百之年,總算遇到能夠共度一生的伴侶 Robert Wolders,但兩人並未結婚。
4.四度流產
赫本渴望小孩,想做個平凡母親,但一生流產四次。
5.愛狗人士
熱愛動物,家裏一度養了五隻狗兒。
6.美姿典範
攝影大師塞西爾.比頓(Cecil Beaton),讚美她:「可以展現特技般的姿態,柔軟的身軀、平坦的細腰、纖細的手指和修長的雙腿,永遠都保持美麗姿態。 」
7.平胸大腳
赫本常常覺得她有平胸大腳(據說是10號)和一張國字臉,她是後來才慢慢全然接受自己。
8.不忍演安妮.弗蘭克
赫本每次閱讀「安妮的日記」都會淚流不止,因為安妮.弗蘭克與她同年,住在同一個國家,經歷同一場戰爭。
9.也曾發福
不要以為赫本這輩子沒胖過,在二次戰後搬到倫敦時,因為在戰時曾困厄過,放口大吃,曾胖到60公斤。但此後都維持在50公斤左右,身高170公分。
10.菸酒不忌
她抽菸,也喝酒,但都極節制。
11.終身好友
名設計師紀梵希(Givenchy)是赫本一生摰友,除了為她打造《龍鳳配》、《謎中謎》、《第凡內早餐》、《甜姐兒》裏的經典造型外,紀梵希也是她遺囑的宣告人。
12.專屬用鞋
除了「赫本頭」之外,很少人知道她也有專用的「赫本鞋」,Ferragamo鞋,由意大利鞋設計師薩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品牌名即Ferragamo)專門為她打造。
13.少即是多
赫本的時尚觀,重質不重量,少即是多,她認為好的衣服不需要太多花俏的點綴。
14.明星仿明星
光是扮《第凡內早餐》裡Holly扮相的就有以下女星:安海瑟威(Anne Hathaway)、芭黎絲希爾頓(Paris Hilton)、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凱莉布魯克(Kelly Brook) 、林志玲、蕭薔、Angelababy、張柏芝、瑞莎……族繁不及備載。
15.坐經濟艙
晚年的赫本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奔走各地探望兒童及募款,堅持坐經濟艙,她說:因為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孩子餓著。,
英國傳奇搖滾樂隊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今天宣布,
,將於12月2日發行十多年來首張全新錄音室專輯「藍調與寂寞」(Blue and Lonesome,
,暫譯)。法新社報導,
,滾石樂團在網站發表聲明說,
,「藍調與寂寞」將收錄「咆哮之狼」(Howlin Wolf)、威利狄克森(Willie Dixon)和吉米里德(Jimmy Reed)等藍調歌手作品的翻唱曲。滾石樂團去年12月在倫敦,
,僅耗時3天錄製這張專輯。聲明說,
,「藍調與寂寞」將滾石樂團帶回根源,
,也讓他們回溯永遠存於樂團心靈中,
,對藍調音樂的熱情。這張專輯由滾石樂團長期製作人唐瓦斯(Don Was)以及「閃亮雙胞胎」(The Glimmer Twins)製作。「閃亮雙胞胎」為樂團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與吉他手凱斯李查茲(Keith Richards)合作所用藝名。傳奇吉他樂手艾力克萊普頓(Eric Clapton)也參與錄製2首歌曲。(譯者:中央社周莉芳)1051007(中央社),
,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涉及違反學術倫理案,
,台大24日深夜公布調查結果,
,解聘2位教授,
,但未懲處校長楊泮池。教育部強調,
,還會跟科技部一同查核該案。台大教評會24日經過超過8小時的會議,
,決議解聘涉案較嚴重的教授郭明良、張正琪等人。但有論文掛共同作者的校長楊泮池,
,教評會同意特別委員會日前做出的結論,
,認定楊泮池於接受調查論文中擔任共同作者「合宜」,
,且沒有違反學術倫理的情事。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
,希望台大盡快將正式公文送到教育部,教育部已邀集學者專家組成獨立小組,將會再查核該案。科技部也有另一小組調查郭明良案。李彥儀表示,兩部的小組未來將會一起討論出結論。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表示,楊泮池身為台大校長,理應有更嚴格的標準,對於台大教評會的決議,社會各界很難滿意。羅德水認為,台大教評會是「棄車保帥」,呼籲教育部跟科技部還要嚴格審查,不能再重重舉起、輕輕放下。因為此事已涉及社會對高等教育的信任,尤其是科技部長陳良基,本身曾擔任台大學術副校長、教育部主管高教的次長等職務,更應嚴謹看待此事。1060225(中央社),
川普勝選後,
,債券市場壟罩在「川普通膨」(Trumpflation)憂慮,
,投資人擔心債市多頭榮景就此中止,
,同時也引發了全球債市賣壓。然數據顯示,
,美國大選結果揭曉至今,
,多數債券價格下跌,
,新興市場債券更是4%以上的負報酬,
,惟有短高收維持正報酬。中國信託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相彰認為,
,面對激烈市場反應與升息預期,想必波動將加劇,如果投資人想要穩中求息又要提防升息,短天期高收益債可視為更穩定的投資選擇。鍾相彰指出,短期高收益債的收益率相對高,加上存續期較短,受利率上升的影響較低,因此在通膨走揚、利率上升下,表現普遍優於其他收益資產。(工商),
內政部今天公布最新統計,
,去年大陸地區人民訪台達414萬人次,
,其中8成是觀光,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行」快速成長,
,去年增加近15萬人次,
,總數達133萬人次。內政部公布大陸地區人民訪台統計,
,去年達414萬3836人次,
,其中333萬5923人次是觀光,
,其次是透過小三通往返金門、馬祖與澎湖等離島大陸地區人民有24萬3166人次,
,第三是專業交流17萬4795人次。與民國103年比較,大陸地區人民訪台入境總數增加19萬6226人次,光是透過小三通人次增加達14萬2760人次。值得注意的是,333萬訪台總觀光人次中,類別也出現變化,如有固定正當職業者或學生,或有等值新台幣20萬元以上存款,並備有大陸地區金融機構出具證明的「第一類觀光」人士減少14萬9495人次。去年以自由行「個人觀光」名義訪台有133萬人次,較前年增加14萬8000餘,內政部表示,增加原因可能是去年4月15日新增11個城市大陸地區人民可申請訪台自由行有關。1050402(中央社),
高雄市警察局岡山警分局甲圍派出所警員劉志輝、吳進泰日前在轄區巡邏執勤時赫見一隻身長60、70公分的保育類動物穿山甲在產業道路爬行,
,經會同消防局圍捕送農業局處置。劉志輝、吳進泰日前執行巡邏勤務,
,巡經橋頭區頂鹽里建豐巷時,
,赫見一隻動物在產業道路上快速爬行,
,員警原以為是大蜥蜴,
,下車細看才發現是隻長約60、70公分的穿山甲。由於穿山甲屬保育類動物,
,員警於是會同消防人員與附近居民合力圍捕,
,撈網、竹竿、裝水果的貨籃紛紛出籠,
,大伙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將這隻從頭到尾披覆鱗片的食蟻動物捕獲並安置。警方隨後通知高市農業局到派出所帶回處理。警方說,穿山甲平時生活於山區,為何會跑到平地道路上原因還有待查證。1050518(中央社),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施行至今已屆滿二十周年,
,監察院長王建煊昨天坦言,
,監察院只負責收件、蓋章,
,若遇條文疑義卻不能解釋,
,要轉問法務部廉政署,
,抱怨監院反成「下級機關」;更意有所指的說,
,若外界覺得改放廉政署可發揮更大效果,
,監察院絕對不會認為「不能拿走」。
收件蓋章 像國稅局辦綜所稅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滿廿周年,監察院長王建煊指財產申報執行像基層「國稅局」辦理綜合所得稅:監察院收到財產申報書,負責收件蓋章,但若遇到條文有疑義、應否處罰時卻不能解釋,必須另外詢問法務部廉政署,忍不住抱怨監察院變成「下級機關」,在五院制度裡相當奇怪。
王建煊意有所指的說,若外界認為監察院比較獨立,讓監察院來做比較好,監察院與有榮焉、努力做好;若放在法務部廉政署等更好的話,只要為國家好,監察院不會強求自己的業務「不能拿走」。
流於形式 林益世申報未揪出
日前傳出政院有意修財產申報法,延攬優秀人才擔任公職。王建煊也點出,優秀人才常因兩個原因而卻步。一是怕去立法院備詢,挨罵得很難過;二是害怕公布身家財產惹來麻煩,例如小孩在學校被同學揶揄:「你爸爸好有錢喔!」
財產申報是否逐年流於形式?前監察院財身處長洪國興列舉貪瀆個案,如前總統陳水扁申報十三次、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申報十五次、北市議員賴素如申報十三次、前消防署署長黃季敏申報七次。這些人申報過程長達十餘年,監察院卻連一個貪瀆案都沒發現,顯示財產申報制沒能力發現貪瀆跡象。
無助肅貪 司法官員:不如廢掉
資深司法官員直言,財申上路廿年,對肅貪毫無幫助,沒有一件貪瀆案是從財產申報中發展出來的;且近年涉貪的前總統陳水扁、消防署長黃季敏財等人,產申報從未出錯,與其討論誰負責,不如討論是否廢掉這沒有實益的制度。
廉政署官員也指出,財產申報本來就由監察院與政風單位分工合作,若發現財產申報不實或無法說明財產暴增,即可依法開罰;官員說,一般公務員沒有說明財產來源的義務「給誰審核都一樣」,若監察院從財產申報發現違常,廉政署依現行政風管道即可掌握追蹤。
也有法務部官員私下表示,財申不僅肅不了貪,每個應申報公務員到了申報日期看到申報表格就頭大,不僅要申報不動產坪數,還要細分為公設、陽台等,實在不懂這種紙上功夫意義何在?不如直接廢了。,
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黃世麒攝)
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右)。(黃世麒攝)
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28日召開國際記者會說明黨產議題,
,胡志強說,
,希望所有爭議程序回歸司法和《憲法》,
,司法體系有足夠法條和能力處理相關爭議,
,不需要另立機構和條例,
,要求蔡政府立刻解散黨產會,
,並呼籲主委顧立雄辭去現職,
,回歸憲法與法律。(中時),
此次博鰲亞洲論壇對兩岸關係的意義深遠,
,《環球時報》9日刊發社評指出,
,對台灣來說,
,經濟上要走不依賴大陸的路,
,風險很高,
,而台灣對博鰲論壇的高度關注反映了大勢所趨,
,兩岸合作目前已有天時地利,
,其關鍵則在人和。
《環球時報》社評指出,
,台灣要走出一條不依賴大陸市場的路,其面臨的風險比與大陸合作而有可能失去「自主性」的風險,要大得多。社評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會見台灣前副總統蕭萬長一行的「蕭習會」,台灣方面高度關注正反映了兩岸走近,非僅是大陸一方的意願,而是大勢所趨。
兩岸分不開 壓制台獨
《環球時報》指出,如今東亞已經沒有能夠繞開中國大陸而能成功的經濟體,對這個巨大事實都看不到的政治人物已經少之又少;但政治有自己的規律,大陸沒有直接調控台灣內部政治發展的槓桿,兩岸經濟合作的政治終點就是彼此「分不開」,它帶不來對台灣政治生態結構的改變。社評批評「台獨」沒有消失,在失去聲勢之後,會像病毒一樣變異,在台灣政治結構中找到自己的支點。
《環球時報》認為,大陸的繁榮和兩岸經濟合作的活躍能夠逐漸壓制「台獨」的囂張,消減它對兩岸正常關係的破壞力,這對兩岸人民都是天大的好事。
台明年選舉 考驗台海
《環球時報》稱,台灣明年的「七合一」選舉,以及後馬英九時期的台海局勢新考驗是,打著「台獨」旗幟已經兩次讓民進黨慘敗,直到「台獨」的旗幟不再有人敢在大選時高舉,兩岸合作和大陸的發展就算共同結出了正果。
文章最後提到,全球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已不再允許一個國家或地區把精力和熱情投入到「台獨」這類偏執的政治上;兩岸合作已有天時地利,需要促成的就是人和,而真正的阻礙又可以縮小到台灣的一部分力量;大陸期待「台灣社會的集體清醒」。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