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為深化金融市場發展並與國際接軌,
專業人力
,持續推動一系列的金融及資本市場改革措施。改革重點置於金融體系開放、法規制度鬆綁及商品業務創新,
桃園系統櫥櫃
,2005年實施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及股權分置改革、2006年全面開放外資金融機構准入、設立據點或參股陸資銀行、2009年開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2013年啟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4年開通滬港通,
天然軟水
,改革成效具體可見。近年來,
私人照護
,中國大陸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經營績效及獲利能力,
北部系統廚具
,長期占據全球銀行排名前十名。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歐美金融體系巨幅震盪、金融機構虧損連連,大陸銀行獲利仍舊相當可觀。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更讓大陸在國際政經環境的角力中,取得領先優勢,同時也威脅到美國國際霸主地位。隨著人民幣在國際上被廣泛地使用與交易,人民幣是否納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圓後的計價標準籃成員,成為國際熱議焦點。歐盟國家普遍認為中國大陸在貨幣及金融市場改革方面具有長足進步,人民幣已符合可自由使用與兌換的標準。然而,在IMF具有重大決議主導權的美國,仍不同意讓人民幣納入SDR的計價標準籃。暫且不論IMF理事會年終決定為何,中國大陸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已讓世界看到其決心,更使其成功爭取到國際話語權。此一舉動也對近期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發展提供一股助力。因為一旦人民幣成為SDR計價貨幣,全球各國貨幣當局就必須調整外匯儲備的資產配置,購入人民幣計價資產如股票及債券等。在預期心理發酵下,外部資金也將加快流入,提供大陸資本市場源源不絕的流動性。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已引起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注意,有意將大陸A股指數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並同時在官網公布具體辦法及路線圖的諮詢程序。目前MSCI指數是全球被動型基金最為依賴的參考指數,也是國際法人資金流向的指標。其中,約有1.5兆美元資金在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依此粗估,未來將有約1320億美元的潛在資金可能流入大陸,幾乎是當前大陸外匯局累計審批QFII額度721億美元的兩倍。部位之大著實驚人,更不用說由此衍生的大陸A股相關MSCI指數,也將持續吸引資金投入。看著大陸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再回頭看看台灣資本市場的窘境,可謂天差地遠。台股除成交量能長期低迷不振外,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已連續7季遭到調降,最新一季的降幅更是遠超預期,資金出走疑慮大幅攀升。特別是在衝關萬點之際,成交量能竟再度萎縮到800億左右,這是很大的警訊。量價背離就如同虛胖的經濟體質沒有實質面支撐,容易引發崩盤危機。更遑論一旦大陸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勢必會對台股形成權重排擠效應,加速資金外流。近期台股權重頻遭調降,或許就是在提前反應陸股的崛起。短期整體資金水位不變下,一邊翹起,一邊自然就落下。面對不利的資金流動趨勢,金管會曾銘宗主委上任後積極改善,提出多項刺激股市方案,打算從交易面、發行面以及成本面等三大面向切入,解決台股成交量能低迷不振的問題,但成效卻未見顯現。究其原因,沒有對症下藥是主要原因。就如同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緩不濟急。更甭提其他部門相互掣肘,如財政部為追求財政健全、擴大稅基,選擇拿股市投資人開刀,除復徵證所稅外,更實施股利扣抵稅額減半以及股利所得納入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等,導致股市大戶及散戶不願進場,甚至形成龐大棄權賣壓。台灣在金融政策的施行上,長期存在多頭馬車、各行其是的情形,嚴重者還會相互掣肘,抵銷政策的效益。上述資本市場發展,金管會與財政部的迥異立場,就是例證。加上近年來民意傾向、民進黨理念及立法院在對外開放與自由化問題上的保守傾向,中國大陸卻是以領導人的意志為依歸,一條鞭式地從上而下徹底執行金融改革。人治色彩重於法治,政策施行相對較有效率,也較無多頭馬車之情形,金融改革因而成功。兩岸金融市場發展,各有先後。台灣接受市場經濟洗禮時間約是大陸兩倍,金融市場自由化及國際化遙遙領先大陸,但並不足以沾沾自喜。因為大陸金融市場發展,在歷任主政者的積極做為下,正急起直追,未來勢將迎向更進一步的市場化、自由化及國際化。面對這樣的態勢,國內卻還陷在藍綠內鬥的泥淖,頻頻將兩岸金融合作、共創商機的機會拒於門外,台灣前景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