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揪出小腫瘤 先請醫生判讀再緊張

照片左下方的黑色圓形處,

平口褲

,為直徑約3公分的甲狀腺結節,

豐原美甲教學

,該圖與新聞中個案無關。(康宏銘提供)

一名50多歲的婦人到大醫院進行健康檢查,

最佳瓶裝水

,發現甲狀腺和肺部分別有約0.5、0.2公分的腫瘤(結節),

網路行銷達人

,因為擔心罹癌,

清潔公司高雄

,故焦急的拿著報告到處就醫判讀。直到確認轉換成惡性腫瘤機率不高,只需定期追蹤即可,才放下心來。醫師提醒,健檢偶發瘤時而會出現,惡性比例遠低於良性,只要持續追蹤,多不需要過度擔心。收治該病例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表示,健檢影像的技術愈來愈高端,很多細小的結節都會被檢查出,也因此提高健檢偶發瘤的發現機率,讓當事人相當擔心。他指出,通常甲狀腺結節要超過3公分、肺部結節要超過0.8公分,才需要進一步切片檢查,上述婦人既非高危險族群、結節大小也未達切片程度,只需6~12個月定期追蹤即可。康宏銘說,健檢偶發瘤常見於甲狀腺、肺、腦下垂體、腎上腺、肝臟等部位;以肺部為例,電腦斷層出現肺結節比率為8~51%,甲狀腺方面,一般人終其一生有50%機率出現結節,但僅有約2%可能為惡性腫瘤,。康宏銘指出,當發現有結節時,會根據個人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病灶、生活習慣和結節的大小與形狀,評估是否需要開刀、切片還是定期追蹤。康宏銘解釋,考慮到輻射暴露風險,常建議有結節的民眾,半年作一次超音波檢查、一年做一次電腦斷層,若被評估為高危險族群,包括有家族史、生活習慣不良等,不僅會要求拉高追蹤頻率,對於切片檢查的大小也會更嚴格,例如原先肺部結節要到0.8公分才要穿刺檢查,吸菸者則會在0.4公分時便進行切片,達到早期發現治療、早期治療的目的。(中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