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直接給付試辦起跑 每公頃補助1萬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宣布直接給付試辦起跑。(洪安怡攝)

農委會宣布「稻米直接給付」試辦起跑,

台中網頁製作

,預計今年第2期直在全台6個鄉鎮試辦,

台中網頁製作

,直接給付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雙軌並行讓農民自由選擇,

網路行銷公司

,農委會估計,

台中網頁製作

,若全數農民皆轉請直接給付,

關鍵字優化

,預估財政支出可減少1億820萬元。農糧署選擇試辦的鄉鎮,

line行銷

,分別為桃園市楊梅區、新竹市新埔鎮、台中市龍井區、彰化縣福興鄉、嘉義縣朴子市、台南市柳營區,

關鍵字優化

,依推定,

網站優化

,農民戶籍及土地均於該試辦區,且該土地在102年到104年期間任一年度第2期作,曾申報種稻有案,並於105年第2期作確實種稻的農民才可參與。試辦期間包含今年的第2期及明年第1期稻作收成,今年第2期每公頃給付1萬元,明年給付價格會更高。農委會推估,若有10%試辦區農民轉請領直接給付,政府財政支出可以減少504萬元,若試辦區全數農民轉請領直接給付,財政支出可減少1億820萬元。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水稻的產值一年約370~400億元,但種植水稻的整個生態環境產值可以高達2000多億元,貢獻生態環境的外部效益驚人,且農民請領直接給付,還可將稻作賣給糧商或自產自銷,可避免公糧按量收購,無法兼顧品質的問題。對此,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主任吳榮杰認為,先採雙軌並行,農民接受度較高,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全面取消公糧,直接給付才能真正照顧到農民,不過直接給付對農民的誘因是否足夠,還要等試辦過後才知道。「這可以解決公糧暴倉的問題,方向是對的,下一步就是對環境的積極意義」,台灣農村陣線副祕書長陳平軒則舉例,德國政府建立整體的生態數據,研究土地種植什麼樣的作物對環境最有利,再將農民種植的貢獻轉換成價值做環境給付,對生態才能更有助益。(中時即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