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屆X-site計畫《浮光之間》開幕音樂派對,
m.sky3888 register
,「浩‧室」知名DJ Cookie與薩克斯風演奏家吳文欽。(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1屆X-site計畫於2014年首辦時即公開徵件,
醫美產品 研發
,規劃臺北市立美術館館舍戶外廣場的展演,
皮膚修護保養
,提議讓「建築」成為當代藝術的一環,
九州娛樂城
,邀請新秀建築人和設計師透過與建築最為密切的裝置藝術手法,
桃園FACEBOOK行銷
,創造另一種空間切換模式,
scr888 download
,進一步研究當代建築在他方面的可能性。第1屆共29件參加提案,
熊果素 美白
,2015年第2屆31件參加提案,2016年第3屆有23件參加,目前已受到建築界與學界的注目與關心。X-site的目標有三:第一、鼓勵建築人以戶外地景,或建築裝置藝術,促進城市建築活動。第二、啟動以實驗、設計、工法、材料與當代思想為目的之建築藝術。第三、探討戶外公共空間置入跨界活動。
觀眾參與「日常編舞:雙人浮光」表演活動場景。(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涼亭下的建築戲場《浮光之間》目前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展出,是今年的首獎作品。這件裝置由「沈庭增建築製作」團隊獲得,形態上採方形,在偌大無具體方向感的廣場上,在展覽期間標示出一個能令人休息與冥想的空間,它除了形似「亭子」,內部還有多重隱喻的地景。本件作品受環境元素的影響,傳達廣場上風的意象,由極細鋼柱撐起一片微微晃動的風箏屋頂,以及帶著漂浮意象的三角形島嶼,三(山)角形內又隱藏著一圓球狀的空間,看似奇特及無明顯目標的構造體,在靜謐的外表下製造衝突感。《浮光之間》以小規模的棚架建築(pavilion)或涼亭(summer house)的符號在廣場形成一處夏日避暑場所,白晝內當美術館遊客抵達廣場時,眼下淨白的涼亭在陽光浮動照射下宛如一場雪景,與平臺地面輝映的幾何圖屋頂投影,吸引並驅使人們走進這個環境空間內,快樂的與這個「假意」的靄靄白雪山丘玩在一起,讓這個涼亭意外扮演短暫的建築戲場,在藝術與公共性的交叉點上,留下一個參與式裝置空間的課題。與人事結合的故事性建築《浮光之間》比建築戲場還要詩意的說法是,如果裝置藝術即是處理空間的藝術,沈庭增建築團隊還掌握了「地點」這個重要的建築文本。美術館由於廣場面臨基隆河長年吹拂的風,因此以風為發想,為其藝術所用,作者創造了由320個箱型風箏組合的涼亭屋頂,意圖引用「涼亭」與「風箏」做為戲劇的生活寫照。從「看到」建築,「聽到」風動,喚起幼時記憶中青青河畔草原的那些視聽故事。尋常午後浮動光色,人們放著風箏唱著歌,而風箏與風箏間兀自連結與交流,彷彿記憶中的歌謠,奉勸你我抬頭望一望,天空這些風箏格子的飄動與饒富趣味的光影,唱一唱古老「詩經」的采風韻律吧。X-site的精神與意義擴充X-site與所有藝術相同,很難定義什麼是X-site作品面貌及外觀。藝術在19世紀已懂得「整合」的妙用,以啟迪人心,更何況當代藝術在全球翻滾了數十年,「跨界」一詞流通於當代久矣,似有退潮之勢,但2個世紀都說明藝術發展,領域之說始終是無法劃清界線的,「沒有界線」才是藝術的唯一定義。所以,當建築的目標已脫離實用原則及束縛時,富有生活意識的自由創作,及前衛藝術便可以介入其中,成為創作者的符號代表,例如大雕塑再大就變成建築,正如1939年出生的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以建築的材料語言所做的巨大鋼鐵雕塑作品,因為作者的越界表現與承襲自觀念藝術的基因,讓他獲得2014年由紐約建築聯盟首次頒給藝術家的建築獎項。不僅如此,藝術史上的現代與當代多次因為「觀念藝術」、「裝置藝術」、「建築裝置」、「雕塑主義建築」等一度模糊不清,但卻表現激昂的作品出線,圍繞在理論者與創作者之間的信息交換,它的擾動為我們一向困乏的生活帶來有趣的思維與話題,如此勇猛挑戰邊界也算是讓藝術走得更寬闊些。上傳建築的理由為了活化臺灣的建築設計與建築藝術,美術館前廣場的「X-site計畫」跨出第一步的作用,至少是為建築創作長期鎖在藍晒圖檔案,提出一個上傳至無限網絡的機會。整個社會都應該是藝術表現的養分與來源,個人的創意與行動卻必須接壤於由世代、探索、平臺、網路、連結、協力、共創與聚集的時代裡。美術館辦X-site計畫,其運作仍以藝術為核心,讓選拔傑出作品及觀念,形成一種論壇形式見諸於大眾,繼而發覺建築、都市、當代藝術與人存在的關係,好讓以文化見長的美術館,透過平臺不斷成為創意思想源源不絕的重要基石之一。建築的嫡出與庶出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住在建築裡的關係人,讓我們無緣衝破習慣上的屏障,超越實用限制如建築是摩天大樓、家屋、宗祠、教堂、學校、博物館、基礎建設等營造概念與場所。又以建築為永久之物或財產或紀念碑對待的結果,終究限制了我們對建築的感受力,因而對組成建築的所有綜合物的遺忘,散失了創造力建築的開花結果機會。當下透過網路時代或可為下一步建築教育的活潑性增添許多傳播空間,故嚴格地說X-site並非探討真正的嫡出建築,反而是看重它庶出的放逸自由色彩。常見而不奢侈的都會建材隨著我們對大都會建築的兩極看法,對奢侈性都會建築的華麗,興在夾縫中生存構成的社會對比關係,人們逐漸意識到所費不貲的「大建築」年代的光輝不在,「小建築」才是新世紀的方向,都市與田園生活場景在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之下彼此更想拉近距離。「浮光之間」由尼龍布、碳纖維、木夾板塗上水泥沙製成,它代表一般城區內住宅塗裝時常見材料,所用材料隱喻逐漸被模糊化的城鄉距離或都市生活,因此,由材料訴說建築存在的意義,正是呼應X-site 目標之一的工法材料之說,進而啟動當代思想。第3屆X-site戶外建築裝置時間│即日起至7/3,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六至20:30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票價│免費電話│02-2595-7656(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更多藝文展演訊息 請見文化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