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學將英檢列入學期成績 消弭畢業生英語能力學用落差

不少大專校院在大一或大二就以具有公信效度的多益測驗作為學生英語能力的評量工具,

平價服飾

,希望讓畢業生的英文能力合乎職場要求。(圖/ETS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提供)

為消弭學用差距,

台中 監視器

,大學校院啟動英語教學改革,

中壢裝潢清潔

,透過具有信度、效度與診斷能力的多益測驗作為教學管理評量工具。逢甲大學、台中科大和致理科大等學校將多益測驗做為期末考或學期成績,

台南清潔打掃

,東吳大學也將語言管理導入英語文教學,

噴漆廠

,希望學生在大二結束能具備多益550分的職場基本英語能力、畢業前就擁有符合業界需求的職場英語力。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東吳向來關注產業結構變化及社會脈動所需,因此,培育具國際視野與符合產業趨勢之人才,達到學用合一的教育里程碑,是學校的教學目標。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左)與ETS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董事長邵作俊(右)簽署產學合作計畫,啟動英語文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圖/主辦單位提供)

為了培育具國際觀之產業人才,東吳大學與ETS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攜手執行「提升學生英語文能力產學合作計畫」,將語言管理導入英語文教學,首先針對全校學生實施語言能力診斷,由校方提撥經費讓學生參加多益測驗,104到106學年入學的新生皆須於大一及大二下學期參加多益測驗。透過具有信度、效度與診斷能力的多益測驗作為教學管理評量工具,藉由前、後測的測驗成績,診斷教學成效、掌握學生英語文程度並規劃提升學生國際移動力與職場競爭力的英語文課程。東吳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林茂松表示,「多益550分是當前各企業普遍要求的職場基本能力。」學生在大三之前就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大三之後,再各自依其職涯目標所需的語言能力要求繼續精益求精,而能在大四畢業時順利進入職場,發揮所長。東吳大學由校長帶頭拚改革,獲得全校各院系的支持,潘維大認為,面對少子化的招生壓力,大學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而建立品牌的的基本功就是品質管控,「語言管理就是我們畢業生品質管控的一部分!」忠欣公司董事長邵作俊也希望藉由這次與東吳大學的合作,建立台灣大學校院英語文學習管理之典範,讓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更重視企業用人及學生就業需求。透過語言管理,大學能夠建立品牌、畢業生擁有職場競爭力、企業得到國際人才,創造三贏局面。(中時電子報),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