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誰傷了撒拉茅的心

那日,

墾丁接送

,我搭車過雪隧沿著台七線到宜蘭,

美國塑身衣

,再轉到台七甲線經南山等泰雅部落,

廢塑膠

,方能抵達梅開櫻盛時便遊客如織的武陵農場。窗外所見盡是高山蔬菜田園,

帶狀裁切代裁

,沿著山路一圈又一圈。壯麗卻教人心驚:這山坡水土怎經得起?於是想起作家林雲閣的作品。他在〈誰傷了撒拉茅的心〉中,

飾金買賣

,藉著櫻花鉤吻鮭的命運,

成衣

,隱喻居處台灣山域中心的泰雅部落,

滅火器換藥

,同因文明和發展侵入而凋零衰敗。撒拉茅原是梨山地區的泰雅群,日治初期,因流感盛行,疑是異族入侵引起,便大舉攻擊日警駐在所,後日方誘莫那魯道等賽德克群加入討伐突擊陣容,企圖「以蕃制蕃」,史稱撒拉茅事件。那是比霧社事件更早發生的原住民反抗、屠殺事件。但當時被殲滅、擄獲的25顆人頭,恐遠遠不及日後文明踐踏,對部落的毀傷。近代原住民領域翻天覆地變化,刮出了文化的傷,割成了生態的痛。林雲閣文中直指橫貫公路開發,和高山蔬菜水果耕種,破壞了部落文化和自然生態,致使一切往不可逆的惡境而去:「自從島上那經常輕觸雲端、邀雲駐留的背鰭,被文明硬切一刀後,與撒拉茅部落生活和文化息息相關的諾旺魚,好像也因為撒拉茅圖騰的崩解,整個族群的命運遭受詛咒。」原與鮭魚有著親密關係的泰雅,竟成為鮭魚滅絕的幫兇。「小櫻是我們祖先的好朋友。」那日,南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高日昌抽空上武陵農場商議櫻花鉤吻鮭的口述歷史計畫,我推門進入那一刻,茶壺正冒著蒸汽,一如他們討論的熱烈。他同那些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專家一般,親暱地稱呼這國寶魚種:「小櫻。」對泰雅族來說,「小櫻」有多種名字,日本殖民政府則稱牠為撒拉茅鱒。在日本人將牠定為「天然紀念物」前,這魚一直是泰雅族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泰雅會在固定的時間捕捉牠。根據耆老說法,部落裡的櫻花鉤吻鮭多到可以「撞倒腳」,然捉魚的經驗和儀式,卻不復記憶,只留下口述記錄。因退輔會進駐、武陵農場成立後,部落再也難以自由使用生態資源,高日昌,便未有捕抓小櫻的經驗。但從父親的傳述中,他得到不少相關文化知識:櫻花鉤吻鮭是部落的公共財,平時禁止個人任意捕抓,但每年五六月,頭目會召集各個小頭目,在儀式過後,一起抓魚。抓到後,按戶來平分。聊及此,高日昌比了比腕關節上方十公分處說,得長這麼大的魚,才可以捉,「這是為了讓魚能生生不息。」這些規定已上升到Gaga的層次,若違反將會觸犯祖靈。然而,即便害怕祖靈之怒不抓魚的泰雅,卻在不自覺間已失去了他們的魚,他們的珍寶。就如同失去他們的傳統與文化一般,在文明與經濟開發浪潮中,翻覆了所有。高日昌與他的部落,只能守,守住這只剩一點點的,撒拉茅的驕傲,撒拉茅的心。,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