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論-論斷事件不能憑直覺

另個該檢討的,

衛星追蹤器

,是核三的二號機許久沒停機歲修?好像是超過1年,

沉香種子

,這數字該怎麼看待,

汙水處理

,正確,

美麗來自

,或錯誤?之前,

關鍵字優化

,台電曾宣稱某個機組連續運轉500天未歲修,

Cp質高

,這個數字是榮譽?還是經營管理的不正常?媒體不能隨意論斷,

債務整合

,應諮詢電力專家,幾百天不歲修很了不起嗎?簡單的比喻,家裡的愛車常態上是「5000定期保養,10000大保養」,車主們拖延大保養時間,一萬五、兩萬還不去保養,這會是榮譽嗎?機器的東西,一定得定期檢修,這是根本的使用者素養;從不會有人以創造不定期保養里程當成光榮紀錄。同樣情形,如果媒體呼應電力公司少數人等可以一年半、兩年不歲修,認為是創造了運轉的高品質績效,是個榮譽。請問,為什麼叫「歲」修,不叫雙年修,或五年修?很遺憾,媒體竟以不停機歲修「破功」為憾事,這樣的價值傳遞,到底是怎麼回事?假設真的有500餘天未歲修,該追究的,是為什麼不定期歲修?是電力調度有困難?或是其他核電廠機組的運轉發生問題,導致核三廠必須繼續併聯,避免電力產生缺口?或者還有更大的麻煩,燃煤火力有潛在問題?天然氣基載的燃料接不上?若否,為何不定期歲修?簡單講,電力供應不是個複雜的問題;細部當然有其技術門檻,但大原則很簡單;評估一個電網的運作是否穩健,早有一套電力界的標準。例如核電廠,以「反應器年」作為審視標準,一個反應器運轉1年的績效何如,這是業界共同打分數的標準,和「破功」等非緊要誤失並無關係,這是媒體撰寫核電新聞不能不瞭解的。準此,台灣3個核電廠該給什麼評價?不是媒體說了算,全球核電廠每年都有評比績效,各個電廠攤出運轉成績,這是透明的數字;各電廠受到的褒貶也是公開的,這成績單是全球性的,不會有哪個機構或哪個人可以隨意質疑;任意質疑只表示自己的專業性不足。媒體關切核三的輔助變壓器火災是必然,但不可以憑自己直覺、主觀下定論。台灣有不少具國際核電廠運轉證照的專業人士、國際級專業顧問公司,媒體做好功課,發問,之後告訴讀者怎麼去看待事件;不可未及,也不能逾分;媒體守候公正價值,不是個人主觀。(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